在长春市南关区的西五马路,矗立着一座基督教礼拜堂,通常被亲切地称为南关基督教堂或西五马路礼拜堂。每日黎明前,当五点的钟声响起,教堂的管理人员会开启大门,点亮殿堂的每一盏灯,宣告着一天礼拜的开始。大约在五点半,虔诚的信徒们就会纷至沓来,进行晨祷,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神圣时刻。
全天开放。查询长春基督教堂信息,工作时间是全天开放。长春基督教会礼拜堂,又称西五马路教堂。位于南关区西五马路615号,是长春历史上最重要和最大的基督教教堂之一。
长春市观音庙 观音庙是长春市较为知名的庙宇之一,供奉的是观音菩萨。这里香火鼎盛,是众多信众参拜的地方。 长春市南关天主教堂 南关天主教堂是长春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,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。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,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。
名胜古迹有护国般若寺、地藏寺、清真寺、基督教堂、天主教堂、文庙、孔庙,马家岭、红石砬子、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、新立城水库风景区,清政府设置的长春厅遗址和末代皇帝伪皇宫遗址。护国般若寺1923年,佛教天台宗大德释倓虚法师(湛山大师)来长春讲“般若心经”,随后创建寺庙,取名为般若寺。
吉林耶稣圣心堂概述:重要地位:吉林耶稣圣心堂是吉林省的重要历史遗迹,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,彰显其在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的独特地位。地理位置:这座教堂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松江路3号,靠近吉林大桥北端,地理位置显著。历史背景:教堂的建设始于1902年,由法籍传教士兰禄业购地并开启建设历程。
吉林耶稣圣心堂作为吉林省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,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,彰显其在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的独特地位。这座教堂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市船营区,具体地址是松江路3号,靠近吉林大桥北端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,当时一位法籍传教士兰禄业购地,开启了教堂的建设历程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座教堂的历史价值得到了认可。1999年,耶稣圣心堂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,成为了吉林省文化遗产的一部分,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信仰的坚韧。
吉林天主教堂,其圣名为“耶稣圣心堂”,这座教堂的独特风貌由主体教堂和高耸的钟楼构成,整体建筑形制呈“十”字形,彰显出哥特式的建筑风格。
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戊戌1898年),天主教在东北地区划分了南北两个教务区。南教区由主教纪隆管理,其管辖范围包括奉天(现在的辽宁),总堂设在沈阳。与此同时,北教区由主教兰禄业负责,他负责吉林和黑龙江的教务,总堂则设在吉林市,位于今北京路公安局西侧的粮米行东头。
黑吉辽三省目前所存最大的天主教堂都是由这个教会所兴建,且建筑风格相似,都是青砖素面的哥特式建筑,黑龙江的那个在呼兰,辽宁的在沈阳,吉林省的就在吉林市。
1、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戊戌1898年),天主教在东北地区划分了南北两个教务区。南教区由主教纪隆管理,其管辖范围包括奉天(现在的辽宁),总堂设在沈阳。与此同时,北教区由主教兰禄业负责,他负责吉林和黑龙江的教务,总堂则设在吉林市,位于今北京路公安局西侧的粮米行东头。
2、总结:天主教堂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元代初次传入、明代的再次发展、清代的正教加入以及鸦片战争后新教的传入,展现了天主教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播与变迁。
3、天主教堂的历史沿革始于元代,当时天主教传入中国,被称为也可温教或十字教。明代,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来华,天主教再次进入中国。清雍正年间,正教也派教士来华。到了嘉庆年间,英国人马礼逊来华传新教。鸦片战争前后,新教名派纷纷传入中国,迅速扩展至广大城乡。
4、长乐城关天主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,其初始形态为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式建筑,教堂的初始规模大约为200平方米。然而,到了1966年,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,教堂的命运发生了变化,被长乐县印刷厂占据,那段时期它的存在显得极为受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