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翻译,诏书百度百科

金生 翻译 2025-08-10 34 0

臣具以表闻的具是什么意思

1、臣具以表闻:这里的“臣”是作者自称,“具”意为全部、详尽,“以表闻”是指以奏表的形式使陛下听闻,即我已经将上述的情况全部写在奏表里,让陛下知晓。辞不就职:“辞”是推辞的意思,“不就职”即不接受职务,整体意为加以推辞不去就职。

2、臣具以表闻的具是完全地的意思。出处: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臣具以表闻,辞不就职。诏书切峻,责臣逋慢。郡县逼迫,催臣上道;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”翻译:我将以上苦衷完全地上表报告,加以推辞不去就职。但是诏书急切严峻,责备我逃避命令,有意拖延,态度傲慢。

3、在这里,“臣”指的是诸葛亮自己,“具”意味着详细,“以表闻”用现代汉语译为“把事情都写在了奏表中,让皇上知道”。因此,“闻”在这里的意思是“使……知道”,即让皇帝知道。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皇帝的忠诚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皇帝了解他的忠心和为国家效力的决心。

4、具以表闻 译文:(臣)用上表详细地禀告(皇帝)。注释:具,形容词,详细。以,介词,拿,用。表,名词,上表;奏章。闻,动词的使动用法,使……听到;禀告。句式:省略句。省略主语宾语。补充完整是:(臣)具以表闻(上)。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。“以表”作状语后置。

5、在古文中的具字,有时候通假为俱。这里的俱指的是全部的意思。例如,在臣具以表闻这句话中,具就是通假字,意指臣子将全部的意思表达清楚,以此向皇帝陈述情况。具体而言,在古代的文牍制度中,臣子向皇帝上表陈述事情时,需要将所有事实和理由陈述清楚,不能有遗漏。

6、“具以表闻”是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。分析如下:正常语序:按照汉语的常规语序,这句话应该表达为“臣以表具闻”,意思是“我用这个奏章全部使你知道”。倒装特点:在“具以表闻”中,“以表”作为状语被后置了,正常语序中它应该放在动词“闻”的前面。

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翻译,诏书百度百科

《陈情表》译文及注释

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,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。注释 “表”是一种文体,是古代奏章的一种,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、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。【臣以险衅,夙遭闵凶】以:因险衅(xiǎnxìn):凶险祸患(这里指命运不好)。 险,艰难,祸患;衅,灾祸 夙:早时,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。

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,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。《陈情表》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。

【译文】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天下的,凡是故旧老人,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,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?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,历任郎中和尚书郎,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,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。

《陈情表》是写给晋武帝的,是为了达到“辞不就职”的目的。从这个目的出发,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,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,使它在不同层次中,不同的前提下出现。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,抒发对祖母的孝情,“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。

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

1、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,乞求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。我的辛酸苦楚,天地神明都能明察。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,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。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,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赏析:融情于事:本文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一大特色

2、臣下我现在年龄四十四岁了,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,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,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。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,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。

3、在这样的背景下,作者李密面临着是否应召的抉择,而他对祖母的深厚感情成为了他拒绝应召的重要原因。 第一段赏析:作者在第一段中详细陈述了家庭的特殊不幸,以及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境。这样的描述,旨在使武帝化严为慈,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,为后文的请求打下感情基础

4、翻译: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,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。出处:魏晋李密《陈情表》;意义:用乌鸦反哺的现象来说明祖母对“我”得的恩情,以及“我”想要为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,表达拳拳的孝心。文章概括: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,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