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数学例题? 高中数学例题100道?

金生 数学 2025-09-03 8 0

高中数学,抛物线专题应用举例,高频考点及详细解析

1、例题: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$y^2=12x$,求其焦点到准线的距离。解由方程可知,抛物线开口向右,焦距$p=6$,所以焦点为$(3,0)$,准线为$x=-3$,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$6$。综合应用 解析:掌握抛物线与直线、圆等其他几何图形的交点、最值等问题的求解方法注意立方程求解交点坐标,利用抛物线的性质求解最值问题。

2、两点在圆上,并记 中点为 , 则 也就是说: . 实际上是用解析的方法得出了垂径定理

3、不等式的解法(一元二次不等式、分式不等式等)。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。直线与圆:直线的方程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。圆的方程及性质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。圆锥曲线椭圆、双曲线、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。圆锥曲线的性质及几何意义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。立体几何: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。

4、常考知识点矩阵相关概念及计算 矩阵的简单运算、矩阵变换下的曲线方程、正交矩阵的判定、矩阵的特征向量特征值、矩阵的变换等是高频考点。例题:线性方程组 常考齐次、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,以解答题形式出现。

5、高二上册数学的高频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函数与方程:这是高中数学的基础,包括函数的定义、性质、图像和方程的解法等。特别是二次函数、指数函数、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基本函数的性质和解法,以及一元二次方程、不等式等的解法。 数列: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、递推数列等的性质和解法。

6、矩阵是高考试题中的高频考点,覆盖了矩阵的简单运算、变换下的曲线方程、正交矩阵的判定、特征向量与特征值、矩阵变换等核心概念。

高中数学-集合知识

集合的基本概念 定义: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、不同元素组成的。元素之间无序、不重复表示方法: 列举法:适用于元素个数较少且明确的情况,如{1, 2, 3}。 描述法:通过描述元素的特征来表示集合,如{x | x 0}。 常用符号: ?:空集,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。 A:一般集合,用大写字母表示。

高中数学(一)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:集合中的元素是明确的,不存在模糊不清或无法确定的元素。互异性: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,即集合中不会出现重复的元素。无序性: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排列顺序,即集合{a,b}与集合{b,a}是相等的。

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——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主要包括交集、并集和补集三种。交集 定义:设A,B是两个集合,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,叫做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(intersection),记作A∩B。用符号表示:A∩B= {x|x∈A且x∈B}。

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1章 集合基本知识点汇总(新高一预习笔记)知识点1:集合的基本概念定义:我们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,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。集合三大特征:描述性、整体性、广泛性。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征:确定性:集合中的元素是明确的,不存在模糊性。

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例题专练

如an= -2n2+29n-3② (an0) 如an=③ an=f(n) 研究函数f(n)的增减性 如an=3在等差数列 中,有关Sn 的最值问题——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:(1)当 0,d0时,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大值.(2)当 0,d0时,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小值。

x=0,g(x)=0极大值。(0,6^(1/2)] , g(x)0, 函数单调递减。x=6^(1/2),g(x)=0极小值。(6^(1/2),正无穷],g(x)0, 函数单调递增。

第一题:这种题目称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问题。2X-X方看做是G(X)=2X-X方。所谓一元函数单调性通俗的说就是当X增大时,f(x)是增大还是减小,所以,先求出G(X)在定义域(一定要记得求出定义域,本题定义域为R)上的单调区间,比如,此题G(X)在(-无穷,1】上,G(X)为单调递增函数。

x)=C无单调性 B:某些函数,如函数f(x)=x,f(x)与f(-x)单调性一致 C:某些函数,如f(x)=x-x,f(x)与f(-x)单调性相反 D:某些函数,如f(x)=x-x,f(x)与f(-x)单调性的关系不确定 PS:看了你所有的提问,隐隐觉得,你的高中数学学习,已进入歧途。

当0x=-1,则0x2x1-1所以x1x21,所以1-1/x1x20所以是减函数 当x-1,则-1x2x1,所以x1x21 所以1-1/x1x20 所以是增函数.顺便提醒下楼主,高中数学的函数的单调性,应该稍微的学习下高数中的导数,就硬记几个公式就行,我记得我以前高中也是这么搞的。

ln[(1+x)/(1-x)] = ln[(2/(1-x)-1)]。当x∈(0,1)时,(1-x)递减,所以2/(1-x)递增且大于2,所以2/(1-x)-1递增且大于1,因此ln[(2/(1-x)-1)]递增。

求高中数学数列错位相减例题

高中数学数列错位相减例题:例题1:求和 $S_n = 1 + 3x + 5x^2 + 7x^3 + ldots + x^{n1}$,其中 $x neq 0$。解 当 $x = 1$ 时,$S_n = 1 + 3 + 5 + ldots + = n^2$。 当 $x neq 1$ 时, 列出 $S_n = 1 + 3x + 5x^2 + 7x^3 + ldots + x^{n1}$。

错位相减法通常适合:数列的通项有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积构成。详情如图所示:下面进入错位相减 带着字母看过程有点累。第n-1项不可或缺,相减后的首项与其后的n-1项正好构成等比数列纯属巧合。一般会只求中间n-1项的和。注意最后一项相减后的性质符号的变化。供参考,请笑纳。

错位相减法适合等差与等比乘积形式的数列求和 举例说明 已知an=2n+1;bn=3^n,cn=an*bn=(2n+1)3^n,求cn的前n项和。

例 Cn=(2n-3)*2^(3-2n),求Sn 数列cn=(2n-3)2^(3n-2)可以看成等差数列an=2n-3与等比数列bn=2^(3-2n)的对应项的乘积 等差数列有特点相邻两项之差相等,等比数列的每一项乘同一个数(公比)都得到下一项。

首先对数列进行错位相减,得到一个新的等比数列求和形式。对新的等比数列再次进行错位相减,得到最终的求和公式。在推导过程中,需要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以及代数运算技巧。例题展示 例题:求数列$a_n = (n^2 + 2n + 1) cdot (frac{1}{2})^n$的前n项和S_n。

高中数学:数列求和方法集锦,含经典例题及解析,转需!

利用分组求和法求和:例题:求数列1, 3, 3^2, ..., 3^(n-1), 2, 2×3, 2×3^2, ..., 2×3^(n-1)的和。解析:将数列拆分为两个等比数列的和,然后分别求出结果并相加。利用拆项求和法求和:例题:求数列1^2+2^2+3^2+...+n^2的和。

公式法:等差数列求和: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$S_n = frac{n}{2}$ 或 $S_n = na_1 + frac{n}{2}d$,其中 $a_1$ 是首项,$d$ 是公差。等比数列求和: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$S_n = frac{a_1}{1 q}$或 $S_n = na_1$,其中 $a_1$ 是首项,$q$ 是公比。

首先,公式法是基础,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可以直接求和。例如,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。其次,乘公比错项相减法则适用于等差与等比数列的乘积求和,如数列{an×bn},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求解。

高中数学例题? 高中数学例题100道?

高中数学中数列求和的五种方法主要包括:公式法求和、分组转化法求和、并项法求和、裂项相消法求和以及错位相减法求和。下面分别对这五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:公式法求和 公式法求和主要适用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。

公式法求和 例题1,设数列{an}为等比数列,Sn为其前n项和。已知a2·a4=1,S3=7,求S5。解析:等比数列中,a2·a4等于a1·q3,即q3=1,q=1。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=a1·(1-q^n)/(1-q),可得S5=7+(a5-a3)=7+q^2-q=7+1-1=7。

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求和与裂项求和的方法及例题演示如下: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:公式一:$S_n = na_1 + frac{n}{2}d 其中,$a_1$ 是首项,$d$ 是公差,$n$ 是项数。例题: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 $a_1 = 3$,公差 $d = 2$,求前5项和 $S_5$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