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装词语梳理:霓裳、俗衣服、虹裳、霞帔、步摇冠、罗绮、裾、风袖、袂。 文言文中描述“服装”的词有哪些 罗衫[ luó shān ]:丝织衣衫。 出处:越罗衫袂迎春风,玉刻麒麟腰带红。楼头曲宴仙人语。 腰带[ yāo dài ]: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皮带;束腰的带子。 出处:越罗衫袂迎春风,玉刻麒麟腰带红。楼头曲宴仙人语。
衣服在古文中可称为衣、裳、袍、襟等,亦有直接提及“衣服”者,如陆游所著《宋史》提及:“靖康初,京师织锦及妇人首饰衣服,皆备四时。”(现代文:靖康年间,京城的丝绸织品和妇女的首饰、衣服,都准备好了四季的。
绣罗[xiù luó]:华丽的衣服。 出处: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银麒麟。
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——陶渊明(归园田居·其三)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——李白《清平调·其一》青青子矜,悠悠我心。——《国风·郑风·子衿》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秦宫诗 [作者] 李贺 [朝代] 唐代 越罗衫袂迎春风,玉刻麒麟腰带红。楼头曲宴仙人语,帐底吹笙香雾浓。人间酒暖春茫茫,花枝入帘白日长。飞窗复道传筹饮,十夜铜盘腻烛黄。秃衿小袖调鹦鹉,紫绣麻鞋踏哮虎。斫桂烧金待晓筵,白鹿青苏夜半煮。桐英永巷骑新马,内屋深屏生色画。开门烂用水衡钱,卷起黄河向身泻。
秦宫诗原文: 越罗衫袂迎春风,玉刻麒麟腰带红。楼头曲宴仙人语,帐底吹笙香雾浓。人间酒暖春茫茫,花枝入帘白日长。飞窗复道传筹饮,十夜铜盘腻烛黄。秃衿小袖调鹦鹉,紫绣麻鞋踏哮虎。斫桂烧金待晓筵,白鹿青苏夜半煮。桐英永巷骑新马,内屋深屏生色画。开门烂用水衡钱,卷起黄河向身泻。
“越罗衫袂迎春风”的出处是唐代李贺的《秦宫诗》。具体信息如下: 诗句原文:越罗衫袂迎春风,玉刻麒麟腰带红。该句出自《秦宫诗》的第一联,直接描写了秦宫中人物的穿着打扮,展现出其俊美形象。
唐代诗人李贺,字长吉。李贺生于福昌县昌谷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,祖籍陇西。他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。尽管家道中落,但李贺勤奋苦读,广泛涉猎。凭借过人的才华,他顺利通过河南府试,获得“乡贡进士”的资格。然而,他的竞争对手诽谤他,称他父亲名晋肃,应避讳不得举进士。
《秦宫诗》的作者是李贺。以下是关于李贺的简介:生平:李贺生于福昌县昌谷,祖籍陇西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。尽管家道中落,但他勤奋苦读,广泛涉猎。才华与遭遇:李贺凭借过人的才华,顺利通过河南府试,获得“乡贡进士”的资格。然而,因竞争对手的诽谤和礼部官员的昏庸,他最终未能得中进士。
1、女装文言文说的是衣裳。古诗形容女装的诗句,有黄莘田的《竹枝词》中“画罗织扇总如云,细草如泥簇蝶裙”;曹植在《美女篇》中也对女装有大量描写“攘袖见素手,皓腕约金环。
2、妇人夫饰文言文意为妇女装饰得像她的丈夫一样。在中国古代,男女之间的服饰有着严格的区别和规定。男子通常穿着长袍、马褂等,显得庄重而威严;而女子则穿着宽袖长袍、旗袍等,展现出婉约之美。然而,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,妇女可能会选择模仿丈夫的服饰,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妇人夫饰。
3、途中英台言及家有女弟,年方二八,贤淑而知书,遂托言为妹作媒,山伯诺之。期年,山伯赴英台家探亲,见英台饰以女装,乃知昔日皆戏言也,所谓女弟,乃英台自身。山伯心喜,然英台已为父许配马家,二人不禁黯然垂涕,遂相约同生死。未久,山伯因相思而病亡,英台被逼出嫁。
4、第二年,山伯到英台家看望,见到英台穿着女装,便明白了先前说的都不是真的,所谓的妹妹,就是英台自己。山伯很高兴,可是英台已经许配给马家,两个人不紧黯然垂泪,于是约定要一起生一起死。不久,山伯因为思念英台而生病去世,英台被逼出嫁。
5、于是,木兰决定勇敢地代替父亲,她易容成男装,前往集市购置马匹和装备,踏上了替父从军的艰辛旅程。木兰跨越黄河,翻越黑山,历经十二年的战场生涯,她的英勇事迹屡次建功,赢得了无数的赞誉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男子能做的事情,女子同样可以胜任。从木兰的经历中,我深信了性别并不限制一个人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