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万(或整亿)的数改写成用“万”(或“亿”)作单位的数,去掉末尾的4个0(或8个0),再加上一个“万”(或“亿”)字。 (2)不是整万(或整亿)的数改写成用“万”(或“亿”)作单位的数,要将“千位”(或“千万位”)上的数圈出来再进行四舍五入,然后再加上“万”(或“亿”)字。
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理解这些数学信息并发现数学问题,因此,培养学生感知信息、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前提。笔者认为,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: 对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情境图进行指导。
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 梳理知识点:回顾课本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题目,了解每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。 练习典型题目: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,如应用题、计算题等,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。
篇一: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,我担任本校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。一学期来,我自始至终以认真,严谨的治学态度、勤恳、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。转眼间就到了期末,现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,特作总结如下: 课前认真备课,做到因材施教。
尽可能的多买75元的书,而要使余下的钱尽可能的少 400/75=5……25 5*2=10套 最多可以买10套书。
1、总面数÷一次能煎的面数×煎一面的时间=总时间。
2、根据题意,每次只能煎2个蛋,那么先煎2个鸡蛋,将这两个鸡蛋的正面煎好,耗时1分钟,正面煎好后将这两个反过来,其中一个拿走放入第三个鸡蛋,1分钟后,第一个放进来的鸡蛋反面煎好,这时再把其他两个鸡蛋的反面用1分钟后即可全部煎好。总共三分钟。
3、此类问题,可以套用小学数学中的“烙饼公式”来解题,具体公式为:饼数 × 2÷ 一锅的数量 ×烙每面的时间=总时间。当时间算出来不为整数时,采用进一法取近似数。此题套用公式解法:饼数 × 2÷ 一锅的数量 ×烙每面的时间=总时间。
4、早上时间紧,常常会用到2口锅同时进行烹饪的情况,学会时间优化,做一顿美美的早餐不是问题。另外,煎鸡蛋皮不破,有个巧方法,一面煎的时候轻轻动锅柄,避免粘锅,翻面的时候直接倒扣到另外一个平底锅里。
5、小米粥+发面饼+煮鸡蛋、小米粥+发面饼+煎鸡蛋、小米粥+全麦面包+煮鸡蛋、小米粥+全麦面包+煎鸡蛋。这样的数学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,还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,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。同时,这样的练习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,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1、快递员要给大楼第十层的顾客送邮件,不巧遇到电梯停开。如果他走楼梯从第一层到第五层需要2分钟,那么他以同样的速度走到第十层,还需要多长时间?请列式计算。
2、妈妈今年36岁了,妈妈今年的年龄比我的年龄的3倍多6岁,我今年多少岁?36-6=30 30÷3=10 或用方程解:设我今年x岁。3x+6=36 3x+6-6=36-6 3x÷3=30÷3 x=10 我今年10岁。
3、首先,了解大米的平均千粒重大约在18至23克之间。 接着,将一公斤(1000克)的大米除以平均千粒重,得出大约有50,000粒大米。 如果大米粒较小,可能会有55,600多粒;而如果大米粒较大,可能会有43,000多粒。
4、猴妈妈手中拿着一筐桃子,她决定给小猴们分桃子。如果每只小猴分到10个桃子,那么会有2只小猴分不到桃子。如果每只小猴分到8个桃子,桃子正好分完。为了找出小猴子和桃子的数量,我们进行如下计算。设小猴子的数量为X,桃子的数量为Y。